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部落客楊善,上了 Ntv7 <愛食客>節目



Ntv7 Foodie Blogger <愛食客> 第二季將在明年2014回歸電視熒幕,繼續跑遍全馬,以邊走邊吃的方式,介紹觀眾關於各個地區的道地美食。
<愛食客> 節目主要通過邀請本地Blogger與主持人一同在節目裡介紹當地美食和民俗風情。在第一季的 <愛食客> 節目裡,Ntv7成功邀請到了多位本地Blogger參與拍攝,節目迴響相當鼓舞。
而在第二季的 <愛食客> ,節目製作組將與主持人在今年2013十一月份的前段飛往東馬詩巫及沙巴,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美食體驗。
在砂拉越,我們計劃拍攝兩集數的內容,分別為:新春特備和節目一般集數。
小弟楊善榮幸受Ntv7邀請參與 <愛食客> 節目在砂拉越的拍攝,和節目主持人張順源一同在 <愛食客>節目裡介紹砂拉越的道地特色美食。
新春特備節目特別邀請來我的阿姨FANNY

林菊萱來烹調出幾道好菜。
新春特備節目於2014/1/31,11:00am在NTV 7播出。
另一集美食節目則於2014年4、5月播出,時間、日期未定。


 NTV 7拍攝詩巫之窗。
  NTV 7拍攝我的阿姨FANNY林菊萱烹調福州好菜。
 FANNY林菊萱烹調福州好菜:紅糟三層肉、金蛋炒白果干、紅酒炒米連蕨、福州燜面、紅酒雞湯長壽面線及燒賣。
NTV7制作組與主持人張順源在我家拍新春節目。
 NTV7制作組在福聚樓拍福州菜。
 福聚樓之芋泥。
 中為福聚樓劉老板。
 遇見自己名字的茶室,張順源當然要拍照留念啦。
 肉碎光餅。
 在興園茶室吃鼎邊糊。
 鼎邊糊。
 打鐵街興園茶室。
 裕昌餅家。
 裕昌餅家老板。
 龍井茶室拍乾拌面。
 龍井茶室拍乾拌面。
 龍井茶室。
 龍井茶室拍最後一道乾拌面,就完成了拍攝工作。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2014 愛你壹世]微电影预告片



小弟楊善即將在2014年1月1日,6:30pm,在詩巫<京都影院>推展我的第7本創作集。
這是馬來西亞第一本電影書,不但是一本厚達270頁的書,更附送一片[2014 愛你壹世]微电影DVD。這部微電影的故事,由我所原創,由心動影視拍攝制作。
[2014 愛你壹世]微电影预告片,今晚在专页(facebook.com/summerisland2014 )震撼首播!
邀請大家一起為詩巫創作share 爆facebook!

感恩! 感恩!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陳嘉榮愛上主播台

 TANJIARON33017 ■ 陳嘉榮逛街。
 TANJIARON3306 ■ 陳嘉榮挑選上鏡服裝。
 TANJIARON3307 ■ 陳嘉榮。
 TANJIARON3309 ■ 陳嘉榮,開播!
 TANJIARON33011 ■ 陳嘉榮上場啦!

 TANJIARON33013 ■ 陳嘉榮與學生粉絲。

 TANJIARON33015 ■ 陳嘉榮上妝。

 TANJIARON3302 ■ 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新書分享會>。
 TANJIARON3303 ■ 陳嘉榮的新書--<愛上主播台>封面。
TANJIARON3305 ■ 陳嘉榮在主播台上。

名人登場系列33

陳嘉榮愛上主播台

文/攝影:楊善
照片提供:陳嘉榮

2012年二月到五月,除了晚上播報新聞之外,8TV新聞主播陳嘉榮全職在家中電腦前奮鬥寫書,完成了這一本10萬字的精彩作品,由<大將出版社>出版。
陳嘉榮的新書--<愛上主播台>,有45個各領域傑出人物與好友,如音樂大師李宗盛、院長、名人、多國藝人、新馬台三國主播、教授、作家、法師及總編輯等人,紛紛為他熱情推荐,創下最多人推荐的大馬書,也證明他的人緣極佳。
假如你常常守在電視機前收看他說新聞,現在就邀請你來進入他的主播世界,並且買一本他的新書來更深入了解主播的生涯、工作與秘密。

■前言
多年前,我到吉隆坡出差採訪,經由西馬同事的介紹認識了陳嘉榮,與他吃了一頓晚餐,也到了他家拍攝新春的家居佈置。後來間中也數次踫面,前年砂州選舉時他進來詩巫拍攝特輯,我也當了幾天的導遊。
陳嘉榮的主播專業與認真看待事業的精神,的确讓我十分敬佩。因為有這樣的緣份與友誼,所以當我知道他的作品即將面市時,心中也甚為他開心。趁著在西馬採訪之便,我跟陳嘉榮作了這一場難得的專訪。
讓我們一起進入陳嘉榮的主播世界,一起來了解與窺探主播在螢光幕後的秘密吧。

■主播挑戰
陳嘉榮打從2005年開始,在8TV當了8年的新聞主播,再加上新傳媒的6年實戰經驗,共有14年的主播經歷。陳嘉榮報新聞的時間主要是在晚上8時正與中午12:30,8TV是全馬最高收視率的華語新聞。
陳嘉榮受訪表示:『主播的角色就像老師,將新聞濃縮之後,藉由播報來帶領觀眾認識世界各地的動態。最貼切的一句話,就是台灣電視台的新聞口號--“你給我一小時,我給你全世界。”當主播的成就感,是比觀眾更快知道資訊,經過解讀,編輯,帶領觀眾更了解資訊。』
對於主播這一份工作,我們都只看到他們的專業多智與亮麗形像,實際上主播的秘辛又是什麼呢?
陳嘉榮表示:『主播的每一刻都是具挑戰性的,因為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技術性突發狀況,如讀稿機壞掉,就要馬上想辦法處變不驚、從容優雅的讀下去。當然,這樣的突發情況,考驗的就是老鳥與菜鳥的應變能力與經驗了。當主播唸錯名字或國家名字時,就會被批評。所以時時抱著學習心態,加上不同的新聞分秒發生,所以要時刻警惕來面對挑戰。』
陳嘉榮表示:『隨著資歷、外形、播報技巧的不斷提升、加強採訪能力、改進與加強內功,主播就能建立權威感。在形像上,還要兼備造型、頭髮、肢體動作與眼神來加強可信度。』

■災難主播
主播雖然分秒都以專業形像示人,但是常常會被技術問題搞到“出糗”。
陳嘉榮笑稱自己是“災難主播”,他表示:『因為我曾經歷過多項突發性事件:一次在播報新聞前5分鐘突然攝影機冒煙,在失火與滅火之後,攝影機零件失靈,來不及換下,就只好頂住上;有次頭上的燈泡突然爆破;還有一次耳機壞掉的經歷,其中最難忘的是“27秒鐘事件”。那時電視台的新導播很緊張,新聞影片出了狀況,鏡頭突然切來給我,我假裝看稿等導播指示。過了好久,我斜眼瞄了一下電視機,怎麼還是我出現? 後來我的稿翻完了,就拿筆來假裝寫字,空白的27秒後,我才來到下一題新聞。』
陳嘉榮表示:『我台在8點新聞前有三段預告,最近一次“出糗事件”是這樣的。當時時鐘慢了5分鐘,倒數時沒有人告訴我,也沒人給我預告稿,我當時是站著看電腦稿的。當鏡頭切過來,看到自己出現在電視機時,我心想完蛋了,就嚥了一口口水,赶快坐好。不久,就有人撥電話到電視台來,問說主播為何在吃東西?? 其實我是在嚥口水啦。』
2001年,陳嘉榮出了一本合輯<新新關系>,成了暢銷書。
2003年,聯合製作<百衲被--寬柔中學攝影手記>,為寬中母校祝壽並籌款。我們找來40個與寬柔中學有關系的人,像校長、司機、校工、守衛、Rojak攤主等,給他們相機,拍下跟他們有關的影像與故事。這40個人所拍下的照片,組成祝福的“百納被”,祝福母校萬古常青。

■寫書故事
談到寫書的目的,陳嘉榮表示:『我兩年前就想寫一本主播的書。因為很多年輕人想當主播,認為這是一份炫麗的工作,一份具智慧與氣勢的魅力工作,也很有權威感。我就公布所有有關主播的背後故事及生涯,給年輕人提點與亮光。』
陳嘉榮的新書--<愛上主播台>共有10萬個字,全彩色精美印刷,分8個章節,共37篇文章,非常深度、質感與有趣。
陳嘉榮忙了一圈新書宣傳與講座活動後,2013年將更致力於廣播教育及生命教育的工作。他忙於在中小學、社團作公開演講,分享“人為什麼活著?”、“發現自己的天才”、“築夢踏實”等題材。
他也會跟電視台配合,舉辦“主播培訓營”,栽培廣播新血。

■陳嘉榮簡介:
在新山堅柏華小、寬柔中學和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受教。
曾在星洲日報當過記者,在台灣<天下雜誌>貢獻過文字和影像,也曾經當過本地電台和寬頻電視的節目總監。
1999年首次出現在新加坡電視台的主播台。
2004年回流從事教育工作,一邊生學生的氣,一邊在<八度空間>主播台上說新聞,同時學習接受“有人看我報新聞長大”的殘酷事實。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投稿,對文字有一份執著,但卻是一邊接專欄一邊後悔,經常和文字鬧情緒、搞分手。
2001年成立“土司工作室”,出版<新新關系--看新山人如何新加坡>,在新加坡和新山兩地被罵得很慘,但卻因此成了暢銷書,還被選為該年本地出版界的風云書之一。
2003年聯合製作<百衲被--寬中攝影手記>,為母校祝壽並籌款,目前還在想如何幫忙學校減少庫存量。
2005年開始,在<8tv>當了8年的新聞主播。加上<新傳媒>的6年實戰經驗,共有14年的主播經歷。
陳嘉榮部落格:tanchiayong.blogspot.com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藉美食來考古的詩人。知食份子林金城



 LING JIN CHENG001 ■飲食散文《知食份子1》。

 LING JIN CHENG002 ■飲食散文《知食份子2》。

 LING JIN CHENG004 ■林金城是品牌創意顧問。

 LING JIN CHENG006 ■左一與右一為吉隆坡的老闆余庚財、謝宋美夫婦,左二楊善及右二林金城,齊齊為《知食份子2》“打書”。
LING JIN CHENG007 ■《知食份子2》有三份一寫古晉美食。

名人登場系列32

藉美食來考古的詩人
知食份子  林金城

文/攝影:楊善

艷陽把棉花雲逼到遙遠邊際的中午,我在吉隆坡一間冷氣餐館裡約見知食份子林金城。
陽光帶著樹蔭與店屋的影子撒在柏油路上,穿著黑T恤牛仔褲的林金城踩著陽光而來,同時也把燦爛笑容帶到餐桌上。
話匣子啟開,先是聊新書<知食份子2>,接著是美食考古經歷,然後是深度旅游書的圓夢之喜,我感受最多的卻是他藏在作品血液中堅持的動人力量。

■三年醞釀一本經典
副刊專題記者真是一份極棒的工作,它讓我有機會認識並採訪到很多精彩出色的人物。
在今年頭,我就買了<知食份子1>,所以早已經知道了林金城這一號人物,卻沒想到這一趟西馬採訪,吉隆坡的老闆余庚財夫婦竟會為我接洽安排了這一場有意義的採訪,讓我認識了林金城大師,也從訪談中獲益良多。
林金城表示:『<知食份子2>全書分為“客家茶果圖鑑”、“馬六甲老街專輯”與“吃什麼最古晉”三個大題,其中以古晉的篇幅最多,所以它對我是一本大膽的作品,一些朋友卻說我不夠明智。我會堅持這麼做,是因為以前在台灣唸書時,有一次教授問起砂拉越的事,同學就把我推出去,但因為我離砂州很遠也不了解,所以無法描訴砂州,感到很難過。所以這次我把古晉美食找出來,用美食來挖掘歷史。從開始到寫完<知食份子2>,我足足用了三年的時間,主要是花時間在考古的時間上。這些文章曾在報章發表,為了出書,我做了修正甚至重寫。這本書中,我最有成就感的是專訪“砂拉越千層蛋糕”的真正發明者,我求了很多次才獲得她點頭接受專訪。李惠馨是愛美的蛋糕詩人,真人比實際年齡年輕了十多歲,她已經73歲了,因為每天開心的創作美麗千層糕,所以特顯年輕。』

■美食考古經歷
林金城笑說:『我喜歡歷史,其實是從不喜歡歷史開始的。我懷疑正統的歷史,發現不正統的歷史更好玩,既然這樣又何必去讀苦悶的歷史呢?』
林金城藉美食來考古的過程,其實是很繁瑣與麻煩的,我邀請他分享寫書的滋味。
林金城說道:『我初訪一座城鎮時是以旅人的身份,然後抽離來看一座城鎮,接著就經常投入於訪問,然後是好幾次的抽離與訪問,才算完成工作。我比較注重於歷史,所以不跑報館與地方會館,專跑圖書館與民間。』
林金城在10年前是進行歷史古蹟的“考古”工作。這10年來的經驗與根基,這次都運用在食物上了。
林金城的正業是4個大馬文化品牌顧問,在中國與日本也有品牌找他做顧問,文字創作則是其副業。
林金城有意在寫<知食份子3>時,前來詩巫尋找福州傳統美食,吃吃看跟中國福州、實兆遠、柔佛永平的福州美食比較有何不同之處。


■深度旅游書圓夢
林金城表示:『因為大馬嚴重缺乏“深度旅遊書”,所以這本<知食份子2>,可說是完成了我一個夢想。我在書中寫了馬六甲老街、食物、歷史、古蹟、故事,以走街與考古的方式來挖出歷史。我於1982年去台灣唸書,前後有8年的時間,希望可以藉由這本書來呈現我的想法。』
林金城續說:『大馬人其實是好學的,但如何在每樣東西上加值,我認為不可一次丟太多東西給他們,要讓他們慢慢接受新東西。舉個例子,像大馬本土的旅遊與美食節目已漸受重視。像黃巧力導演拍攝一系列大受矚目的<家在馬來西亞>節目一樣。我從台灣回來時,發現大馬沒有深度旅遊,就想為什麼我們沒有呢?我認為,現在正是最好的時刻。』

■堅持考究的力量
林金城是考古出身,許多東西都要挖掘探索到真相大白才肯罷休。
林金城表示:『整體食物是要多元的,東西要越豐富越好,小板塊集成完整的整體。我的太太會叫我寫到一個階段就好了,但我時常會為了一個小小的重點,多花了很多時間與機票錢去考究,甚至出國去弄明白真相。我大學是讀機械科,所以小零件與小細節對我來說很重要。這些小細節不一定會寫進文章中,只是我個人想弄明白真相而已。』
林金城表示:『當我寫<知食份子1&2>時,我暫停了手頭上所有的品牌工作,所以作家要耐得起窮。我們身邊都有很多有才華的人,常因為有了家庭與小孩而犧牲了發揮才華的機會。我沒有小孩,就有了更多時間來替別人發揮才華了。』
這一場長達兩小時的訪問,讓我看到了林金城堅持考究的力量,也就因為他的這一份堅持,所以我們才有幸讀到了這一本精彩絕倫,極有深度的飲食旅遊考古書---<知食份子2>。
感謝用美食來考古的知食份子--林金城。

■林金城簡介:
林金城,1963年生於吉隆坡,祖籍廣東赤溪。臺灣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學士,現職品牌創意顧問。“知食份子。人文空間”策劃總監。
擔任電視節目<阿賢人情味>、<阿賢貪吃路線>及<美食尋根>(新加坡)節目顧問。
  馬華詩人,散文作家。熱衷人文攝影及古蹟、文化、歷史研究。曾為本地創作歌曲放一把火,爲激蕩工作坊發起人之一。寫歌評,也從事歌曲創作。近年來鍾情飲食文化研究。
  著有攝影散文集《快門速筆》(1998年,十方出版社)、詩集《假寐持續著》(1999年,大將出版社)和飲食散文《知食份子》(2006年,大將出版社)。

2000年起致力於飲食文化研究,至今已為超過200種食物溯源,包括肉骨茶、福建面、海南雞飯等,堪稱最了解馬來西亞食物的"知食份子"。
林金城享名文壇,早年曾出版攝影/散文集(1998,十方)、詩集《假寐持續著》(1999,大將出版);近年更出版了飲食散文集《知食份子》(2006,大將出版)及古蹟╱文化散文《十口足責》(2007,大將出版)。
2009年推出<知食份子尋味地圖>,成大馬讀者最喜愛十本書之一。
2011年,榮獲國內十大最受歡迎作家獎。
從2005年開始,林金城在各報刊開闢飲食專欄,深獲讀者及各界人士歡迎與認同。今日,只要談及馬來西亞美食,林金城的名字必定會被提起。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神遊印度普希卡

印度卡樂福系列14

神遊普希卡
 shiva1401  ■  <普希卡>城鎮建築物。

 shiva1402  ■  <普希卡>興都教廟宇。
 shiva1403  ■  祭司在少年陪伴下,粉墨登場,穿上各種神明形像的服裝。

 shiva1404  ■  神職人員穿上神明形像的服裝遊行。

 shiva1405  ■  大象也參與其盛。

 shiva1406  ■  老祭司坐在卡車上遊行。

 shiva1407  ■  少年遊行隊。

 shiva1408  ■  馬車上場。

 shiva1409  ■  馬也作了華麗的裝扮。

 shiva14010  ■  銅樂隊。
 shiva14011  ■  印度婦女大遊行。

 shiva14012  ■  紅彤彤一片印度沙厘。
 shiva14013  ■  老祭司。
 shiva14014  ■  華麗大傘的神位也加入隊伍。

 shiva14015  ■  儀式進行。

 shiva14016  ■  老翁在賣畫。


 shiva14017  ■  這兩歲日本北海道小女孩,已經在印度做了三個月背包客了。

/攝影:楊善

人的心情,有時簡單得像泡一壺熱茶,丟下一粒“花茶”,就可以綻放成一朵水中花了。
人的心情,有時複雜得像一場科學實驗,你永遠不知道,這一種與另一種化學元素摻起來,到底會產生什麼效果? 甚至會不會爆炸?                             
<普希卡>是北印度的一座小城鎮,因為有一口漂亮寧靜的湖泊,湖畔有52座河壇,400間寺廟,所以散發出濃郁的心靈平靜的氣息。
我悠閒漫步在慢活的街上,享受整個城鎮氛圍所帶給我的放鬆感。
這一天,我決定要神遊<普希卡>

■初訪慢活
北印度之旅的第十三天,我從<久德浦爾>搭了五個半小時的火車,來到了<阿傑梅爾>,我並沒有在此停留,我直接叫了德士來到了旅程中最後一座叫作<普斯卡>(Pushkar)的城鎮。
也許是因為再過三天,我就要離開這座城鎮,這個國度,這塊古文明老土地的關系,所以我心裡頭特別珍惜最後幾天在這裡所踏過的每一個腳步。
這小城鎮所散發出來的慢活氛圍,讓我在一杯茶的時間,就愛上了這裡的人文、景色與豐富色彩的藝術氣息。
我卸下了所有在印度的敏感防備,我只想帶著一架小相機,慢慢的走在禁止汽車駛入的人行道上,觀賞這裡的人事物,然後細細咀嚼,然後用心靈神遊<普希卡>
幸運的,我也在這兒遇見了一場“濕婆神”遊行,生色了我在<普希卡>的旅程。

■濕婆神遊
走入<普希卡>市中心的那一個下午,我遠遠的就聽到了銅樂隊吹打彈奏的樂聲,而且舉目前方即見到大批人群在前方圍睹著熱鬧,於是我也興奮的穿過人潮,來到了焦點區。人群中除了皮膚黝黑的印度人之外,也有不少的西洋人與東方臉孔,大家都在引頸企盼著熱鬧上場。
這時我又邂逅了這一家三口來自日本北海道的背包客。父親28歲是按摩師,30歲母親是首飾設計師。我在來時火車上首遇這個兩歲小女孩時,她父母已經帶她在印度做了三個月背包客了,這事兒讓我十分敬佩。在普斯卡二度重遇女孩時,她正坐在父親肩上看遊街。
探聽之下,才知道今天是湿婆神(Shiva)大遊行,難怪這麼熱鬧了。神職人員與祭司在少年陪伴下,粉墨登場,穿上各種神明形像的服裝,坐在卡車頂、馬車上及大象背上,在樂隊的伴樂下,進行大遊行。一群神職人員扛著一座有華麗大傘的神位也加入隊伍。一大堆的印度女人穿著華美的沙厘裙,墊後為整個遊行劃下紅彤彤的完美句號。
我在這一場遊行中,拍下了逾百張的珍貴照片,作為我旅程中最美的記憶。
這時我肚子餓了,就爬上三樓的屋頂餐廳吃午餐。但是因為今天是神明大日子,所以餐廳都沒有殺生,沒有肉類美食吃,所以只好把坦都里雞改為蔬菜炒飯了,哈哈,吃一吃齋也好。

■湿婆神知多少?
湿婆神,Shiva,也叫Siva。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湿婆,也翻译作希瓦。这是一个充满邪恶气质的神。
湿婆是毁灭之神,也担当创造的职能,由吠陀时代的天神楼陀罗演变而成。
湿婆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8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在欢乐和悲伤时喜欢跳舞,也因此成为舞蹈之神。
湿婆的第三只眼睛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当湿婆用它盯住敌人时,它能喷火烧死他们。在宇宙周期性的毁灭之际,他用这只眼睛杀死所有神和其他生物。
湿婆神也象梵天和毗湿奴一样拥有自己的天国,它坐落在喜马拉雅山中的凯拉萨山上,那里是湿婆苦练的地方,恒河在那里从他的头上流下。湿婆神的善行之一是分布了7条圣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