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狮城观音堂求中英文签诗


GUAN YIN 1 ■用青鸟为人解签的印度女师父。

GUAN YIN 2 ■《观音堂佛祖庙》创建于1884年。

GUAN YIN 3 ■ 求神。

GUAN YIN 4 ■ 鲜花。

GUAN YIN 5 ■ 荷花与善男信女。

GUAN YIN 6 ■庙宇前的整个广场都撑满了红黄相间的大阳伞,看清楚才发现是某品牌在打广告。

狮城趴趴玩系列11

可以拿香拜拜的印度庙宇
狮城观音堂求中英文签诗

文/ 摄影: 杨善

信仰是人类赖以寄托心灵的最佳方式。它与民族、地域、祖传及环境系系相关。
无论你笃信何种宗教,只要不是教义乖离正道的邪教,你都会在其中得到一些导人向善的教诲。
我是基督教徒,然而当我以报道的目的进入观音堂与兴都庙时,我看到了属于各自宗教的虔诚。
世界如要大同,必须学会的是接纳与认同,当大家互相肯定彼此的存在价值时,才能真正达致和平相处的宏观。

■中英签诗解凡忧
我们把车子停在滑铁卢街( Waterloo Street,真有意思的中文街名 ),步行3分钟,来到了《观音堂佛祖庙》。
这个区域因为梧槽河( Rochor River )川流而过得名,聚集了不少的艺文、娱乐及宗教建筑,蛮有看头。
这里最活络的当属武吉士( Bugis )商圈了。19世纪时,狮城海港贸易繁荣,商人聚合于此,印尼苏拉威西的Bugis族商人在此营商,如今就算商人已离开,“Bugis”这个词汇还是被保留继续使用,成了商圈与地铁站的名字。

庙宇我见过不少,但是像《观音堂佛祖庙》这种人潮热络的景像倒是少见。
庙宇前的整个广场都撑满了红黄相间的大阳伞,看清楚才发现是某鲍鱼品牌在打广告。伞下卖着鲜花、香柱及各种祭品的小贩,在微笑的卖着他们的货品。
伞下也有众多专门帮信徒解签的老先生,也有用青鸟为人解签的印度女师父。当信徒们在庙内求得签诗之后,如欲解惑,除了可以到柜台翻阅解签书之外,更多人选择付费找摆摊位的专人解签。这里的签诗,最妙的是以中英文对照书写,满足中外信徒。
《观音堂佛祖庙》创建于1884年,融合中国建筑与寺庙的传统风格,拥有宽广的门面与深长的正殿。正殿里主祀观世音菩萨与释迦牟尼佛,另供奉达摩大师和药师佛陀。庙里前后只有一个香炉,庙方规定,只许在外堂举香膜拜,正殿内堂严禁香火。庙内还有个奇特的现像,就是供桌上不见牲畜祭品,唯有鲜花插满瓶子。内堂地毯跪满善男信女,祈福、许愿与求签,一片虔诚景像。

GUAN YIN 7 ■印度籍老保安手握大把的香柱,烟也袅袅飘扬。

GUAN YIN 8 ■ 庙顶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

GUAN YIN 9 ■ 华丽的印度庙。

GUAN YIN 10 ■《克里斯南兴都庙》的色彩很华丽,人物雕塑也极吸引人。

GUAN YIN 11 ■《克里斯南兴都庙》庙前的雕塑。
■用香膜拜印度神
我总认为宗教的力量应该是使人心情舒坦,心灵充满喜乐的。但我在解签摊位中间走过,发现很多心事重重的信徒,等待着师父的解惑。有人听了眉开眼笑,有人听了眉头更锁。
我背着相机走到毗邻的《克里斯南兴都庙》( Sri Krishnan Temple ),人潮明显的少了许多。但这丝亳不会影响我的兴致,甚至更容易拍摄建筑景物。
兴都庙的色彩是华丽的,而它的人物雕塑也极吸引人。
走到庙前,我竟看到一个印度籍老保安手握大把的香柱,烟也袅袅飘扬。我初时还以为是自己的少见多怪,不知道兴都教也有烧香的习俗,后来翻阅了书才知悉,原来此兴都庙的门口设有一张供桌,桌上摆着香炉,供路过的华人顺手拈香朝庙里拜拜之用。此庙也会看到用香拜拜的印度人喔。
虽然印度人没有拿香的宗教习俗,但是各宗教在此和平相处,互相尊重,反而促成了文化上的融合。

我拍过不少国外和国内的庙宇内观,偏偏却在以上两间的庙宇门口被下“禁拍令”。除了是一种心情上的遗憾,也是采访报道上的小小挫折,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庙有庙法,除了遵守之外,似乎别无他法,唯有拍多几张外观补偿一下了。

1 則留言:

Ah Meng [老猴深算] 提到...

只要心中有神,到那里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