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牛车水撰写中国移民奋斗史


SINGAPORE 1 ■《佛牙寺龙华院》。

SINGAPORE 2 ■《佛牙寺龙华院》主殿金碧辉煌。

SINGAPORE 3 ■《佛牙寺龙华院》。

SINGAPORE 4 ■庄严华丽的《佛牙寺龙华院》。

SINGAPORE 5 ■《佛牙寺龙华院》红色大门。

SINGAPORE 6 ■ 香火鼎盛的《佛牙寺龙华院》。

SINGAPORE 7 ■ 新加坡混血建筑—传统店屋。

SINGAPORE 8 ■《牛车水》艺术品店。

SINGAPORE 9 ■《牛车水》筷子专卖店。

SINGAPORE 10 ■在《牛车水》逛街饶有趣味。

SINGAPORE 11 ■<宝塔街>两边的传统店屋粉刷鲜亮色彩,开满中国风味的纪念品及古玩店铺,成了游客们的逛街热区。

SINGAPORE 12 ■ 鸭腊味。

SINGAPORE 13 ■ 杨善在《牛车水》。

狮城趴趴走系列2

牛车水撰写中国移民奋斗史
佛牙寺宛如佛教博物馆

文/ 摄影: 杨善

悠悠岁月中,历史总会为一座城市书写一部精彩珍贵的传记。
从小渔村到世界闻名的繁荣岛国,从飘洋过海的中国移民到安居乐业的新加坡人,这个小狮城撰写了一部叫人赞叹的进化史。
走进牛车水,仿若穿越了历史的长长长廊,倒回去泛黄的历史现场。那一群早期中国移民的惨澹遭遇,一家四五口像沙丁鱼般挤在狭窄格房的艰难经历,大伙拉着牛车往返史必灵街运载井水的岁月,给养尊处优的新生代上了一堂宝贵的课。

■富丽堂皇。佛牙寺
继芽笼之后,《佛牙寺》是柔佛客串导游爱贞与新加坡朋友阿群带我游玩的第二个新加坡景点。
《佛牙寺龙华院》( 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 Museum ) 位于《牛车水》范围内,是一座四个楼层与顶楼的新颖寺院。
2002年,法照法师受缅甸高僧所托,发愿在新加坡建造寺院以供养佛牙舍利,在法师四处奔走募款下,《佛牙寺龙华院》终于在2006大功告成。这座气派非凡的寺院,是融合了佛教曼陀罗与中国唐朝的建筑风格,规划为四个楼层与顶楼。
我到对面街拍了整座大寺院之后,进入了这座善男信女众多的寺院。一楼主殿供奉着弥勒尊佛,后方则是观音殿,天花板上均镶满彩绘莲花的图案。环视主殿,我只能用“富丽堂皇、金碧辉煌”8个字来发出我的赞叹了。
二楼是展览厅,定期展出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对佛教历史有兴趣者,可以走进三楼的的文物馆,肯定会满载而归;纯金铸造的佛牙舍利塔就放在四楼的灵光塔供予游客与民众参观。除外还有万佛阁与转经轮藏,还有胡姬花园供爱花者欣赏。

■文化特区。牛车水
参观好了《佛牙寺》,好客的阿群请我们去<饮茶酒楼>吃点心作午餐。
客串导游阿群说: 『虽然牛车水是新加坡打造出来的文化特区,但还是有一些文化气息的。』进入《牛车水》( Chinatown ),我确实也感染到了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这里是传统老店屋的大本营,如古玩、药材、肉乾、糕饼、筷子、艺术品、剪纸、灯笼等店铺。你也可以在这里品尝到薄饼、虾面、炒果条等道地小食,体验南中国移民的怀旧风情。
对于《牛车水》的命名,我一直都一头雾水,直到看了书中资料才知道,原来是早年取水不易,人民必须拉着牛车往返史必灵街(Spring Street)的一口井运水,这就成了《牛车水》的由来。
当新加坡从小渔村蜕变成自由贸易港的同时,许多中国沿海居民纷纷南来,以福建、广东、海南等省份为主。
1828年,莱佛士在规划都市蓝图时,特将《牛车水》设定给华人。《牛车水》势力日大,如今已成狮城占地最广的历史保留区。

《牛车水》中有<牛车水原貌馆>,可让你重回历史现场,一窥百多年前中国移民的生活面貌。
《牛车水》还有一条颇精彩的街叫<宝塔街>(Pagoda Street),但老一辈的华人还是习惯称它为<广合源街>。1850年代,此条街充斥专做苦力交易买卖的“猪仔馆”,当时以<广合源号>名气最响亮,<广合源街>的俗名广为流传。
160年后,<宝塔街>两边的传统店屋粉刷鲜艳色彩,开满中国风味的纪念品及古玩店铺,成了游客们的逛街热区。
除外,《牛车水》还有<黄包车总站>、<丁加奴街>、<客纳街>、<马里安曼兴都庙>及精彩的传统店屋,值得游客耗上一整天细细游玩。

2 則留言:

萬事如意@個人天地 提到...

牛车水的美食街常常让我流连忘返 ~ 恨不得自己有多几个胃狠狠的吃。哈哈!

杨善 提到...

哈,小心吃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