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荷兰人用美丽红屋书写古城360年岁月
MELAKA01 ■ 荷兰广场上的大钟楼。
MELAKA02 ■ 《马六甲基督教堂》位处荷兰广场的北端,是一座格调高雅的古老教堂。
MELAKA03 ■红屋曾经是荷兰总督及官员的办公处。
MELAKA04 ■荷兰广场上,有十多辆装扮华丽的三轮车,等候载客人绕市中心一圈。
MELAKA05 ■ 喷水池与鸡冠花。
MELAKA08 ■ 《马六甲基督教堂》。
MELAKA09 ■ 华丽的三轮车,踩到哪里都引人注目。
MELAKA10 ■ 装扮华丽的三轮车,等候着载客。
MELAKA11 ■ 《荷兰红屋》也是马六甲的历史博物馆。
MELAKA12 ■ 三轮车夫等候着客人光顾。
MELAKA13 ■ 古城之猫。
MELAKA14 ■ 红屋一角。
古城走看看系列1
荷兰人用美丽红屋
悠悠书写古城360年岁月
文/摄影: 杨善
希腊用蓝与白的建筑,书写爱琴海的迷人海景。
埃及用金色金字塔,勾勒出一个千年国度的神秘。
荷兰人则用热情的枣红色,书写古城的悠悠岁月,而且一晃就是漫漫360年。
色彩是一个城市最美的符号,不拘是简单的蓝与白,还是金或红色,最吸引人的还是透过色彩所散发出来的城市精神。
■游马六甲上历史课
我很喜欢马六甲这座古城,一如我喜欢槟城乔治市一样。我总觉得这座城市所拥有的丰富内涵与精神面貌,足以叫我再进行一场深度旅游。改次我一定要再用7天时间,深入街头巷尾,好好挖掘藏在巷弄与殖民老店屋之间的精彩故事与人事物。
《荷兰红屋》(The Stadthuys)当然是马六甲最重要的建筑群,完好保存的历史建筑物,每年成功吸引了世界游客的惊艳目光。
马六甲这座古老城市,沿着马六甲河而兴建与发展。欧洲人占领之后,只是将马六甲充作货物集中地,并没有投资太多财力大事发展之。古城市区内一直都保存着殖民地时代建造的老店屋与教堂古迹等,所以2009年7月7日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
■荷兰红屋最红牌
《荷兰红屋广场》当然是海内外旅客指定必游的最经典景点,整个旅程中,我在这里所拍的照片数量也是最多的,约莫有200张吧。
我对历史建筑物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总是佩服古人的造屋能力与智慧,也常对老建筑物的设计啧啧称奇。心想,几百年前应该没有大学或建筑科系吧,而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帮忙下,怎么建造出那么巨大的宫殿、庙宇或大宅呢? 真是“西北够力”。
荷兰红屋建于1650年,至今已经有360年的悠久历史了。它是马六甲最富特色的荷兰式建筑物。红屋设有厚实的硬木门板、石造的厚墙、精制的铁门,其荷兰风格的建筑外貌让旅客们都赞叹不已。
红屋曾经是荷兰总督及官员的办公处,至今仍然有一间房间保留着17世纪木刻的花纹天花板。
《荷兰红屋》也是马六甲的历史博物馆,里头收藏有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统治马六甲时期所遗留的文物。另有华人与马来人的传统结婚礼服和详细的古城历史记载,值得到此深入了解古城所经历的岁月痕迹。
■红色基督教堂
诗巫是一个教堂林立的城镇,但是在设计风格上都相差不远,在颜色的配搭上也偏重于白色或浅色系。所以当我们站在红彤彤的古教堂前面时,一份特别的视觉感受马上占领我的双瞳。闭上眼睛,想像教堂的钟声敲起,信徒们如过江之鲫一样涌入教堂,领受上帝的恩典与圣经的教诲,那种感觉颇叫人感动的。
《马六甲基督教堂》 (Christ Church Melaka)位处荷兰广场的北端,是一座格调高雅的古老教堂。它建于1753年,荷兰人统治马六甲时期。
荷兰人为了要取代葡萄牙人建立的圣保罗教堂,就在圣保罗山下建立这座红色的教堂。
教堂上书写着“Christ Church Melaka 1753”的白色字样,证明这座教堂已经257岁了。风雨中竖立两个世纪半,还能维持着这么美丽的外观,难怪吸引了各地旅客的艳羡目光。
教堂内的天花板横梁是以树干砌成,没有其他的接口。
教堂内祈祷用的木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那个时代木匠用纯手工打造而成的。
祭坛上华丽的中楣,是一幅以瓷砖拼贴而成的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具极高的欣赏价值。
后来,英国人在统治马六甲期间,将它改建成英式风格的教堂,并在教堂上增建一座风向标和钟塔。
另外,在荷兰广场上,有数十个档口小店在售卖着纪念品,值得一逛。更有十多辆装扮华丽的三轮车,等候载客人绕市中心一圈。而我,则选择用自由的一双腿,走走停停,看看拍拍,慢慢发掘这座古城的内涵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 則留言:
Oh, Melaka! I love it! Hope to revisit the place one day.
你一有空,就可以成行啦!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