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金邊手繪壽板與柬埔寨式生活

 圖說:
CAMBODIA 2601  ■  塔仔山是最初建都的奠基之地。
 CAMBODIA 2602  ■  塔仔山上的寺廟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
 CAMBODIA 2603  ■  塔仔山的塔裡埋葬著波尼亞特國王的骨灰。
 CAMBODIA 2604  ■   金邊<大福發壽板店>負責人周慶勇。
 CAMBODIA 2605  ■  <大福發壽板店>內棺木一景。
 CAMBODIA 2606  ■   <大福發壽板店>內的照片與證書。
 CAMBODIA 2607  ■  金邊街頭。
 CAMBODIA 2608  ■  金邊的嘟嘟車。
 CAMBODIA 2609  ■  等客人的嘟嘟車。
 CAMBODIA 26010  ■  老板娘在努力的銷售,顧客在奮力的減價。
 CAMBODIA 26011  ■  貴婦在享受修甲。
 CAMBODIA 26012  ■  少女一邊顧檔口一邊讀書。
CAMBODIA 26013  ■   市場裡,姐姐在看弟弟寫功課。
古跡行腳系列26

金邊唯一山丘。塔仔山
手繪壽板與柬式生活

文/攝影:楊善

生活是一首歌。
有人唱得像搖滾一樣激烈;有人唱得像重金屬那樣瘋狂;有人唱得像bossa nova一樣悠哉;有人唱得像嘻哈一樣快樂;當然也有人唱得像失戀的悲傷情歌,苦不堪言。
生活是一首故事。
有些古老得像傳說,就像塔仔山的600多年老故事;有些則是傳統文化的傳說,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著,不敢忘記老祖宗的耳提面命,就像不敢忽略人生最後一程的習俗一樣;有些則是一步一腳印的生活烙印,一天天的生活,都是用血淚汗書寫的字跡,就這樣累積成了歲月,一部柬埔寨故事書。

■柬式生活
柬埔寨的人口約有1700萬,其中金邊就住了200多萬人。95%為高棉人,其他種族有中國人與越南人。95%柬埔寨人都信奉佛教,高棉語是官方語言,英、法語為第二常用語。
走在金邊這個首都的大街上,我一直在想什麼是“柬式生活”呢?
暹粒(Siem Reap)因為有吳哥窟而國際聞名;金邊則是全國的工業、行政、商業與旅游中心地帶。活在這兩座城市的平民老百姓,如何覓得一碗粥吃呢?
我包租了一輛嘟嘟車(Tuk-Tuk),包司機與車油,從早上9時跑到下午6時才12塊美金,折合馬幣也才36令吉,在我國肯定沒人要做,但是在柬埔寨司機的臉上,我則看到了他接到生意的開心笑容。
走在街上,你會發現為數不少的嘟嘟車停在路邊或商店前等候旅客上車,有些甚至在車上等到睡著了。
有小販在街邊擺檔口賣小吃;有鞋童在五腳基問你要不要擦鞋;有穿著製服的按摩小姐在店前拉客人;有少女在路邊為愛美的女人修指甲;有小販背著眼鏡在茶室兜售;市場的小販則在努力的說服顧客買下他們的貨品。
什麼是“柬式生活”呢? 我想,應該就是大家都靠著自己的薄弱能力,為自己的簡單生活作出最大程度的拼搏吧。

■大福發壽板
我在金邊路上行走時,赫然發現一間棺材店,本想“大吉利是”急步走過,但眼角瞄到這裡的棺木造型、手工彩繪與木雕藝術時,我停下了腳步,第一次在壽板店前拍照作了採訪,也算是我金邊之行的小創舉。
棺木在許多人眼中,也許覺得避忌,然而它卻是人們軀體最後的“歸屬”。在華人傳統殯葬文化中,“壽板店”的角色舉足輕重。商家不單售賣棺木,也為喪家安排喪禮和入殮儀式。
金邊<大福發壽板店>負責人周慶勇受訪時表示:『我的祖父和父親周順平原來在桔井川龍做的是碳窯和煙窯生意,解放後移居金邊,自1986年開始,我家族才涉足這一行。』
周慶勇表示:『本店的棺木分為4等,其價格要視用什麼木料,尺寸大小,厚與薄,外邊的裝飾是采用大面積或小面積的雕刻,以及油漆畫花而定。一般每口棺木介於500美元至900美元,也有特別的棺木一口1000多或2000多美金。』
在購買棺木後,壽板店將會負責靈車、抬棺等工作,不另外收錢,所以在購買棺木議價時,喪家需告知在何處辦喪事,價格也根據地方遠近而定。一般喪禮收費介於1000美元至1800美元之間。
壽板店會請一位懂得殯葬習俗的“先生”(俗稱“老大”)來幫忙安排死者穿壽衣入殮、祭拜、出殯等工作。“先生”在把死者入殮蓋棺後要“安釘”,安釘時“先生”會念起詞句,如安第一枝釘:“家門萬事興”,第二枝釘“添財又添丁”;第三枝釘“三朝無老”;第四枝釘“四子賀壽”;第五枝釘:“五子登科”;第六枝釘“六福成相”。每個棺木只能安上6枝七分長的鐵釘。安釘後要留多少天才出殯下葬也要找“先生”看吉日。
這一個採訪,讓我看到了華人就算到天涯海角去,許多傳統的文化習俗,還是一代傳一代被保存下來的。這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是重要的行為。

■塔仔山
我到訪塔仔山(Wat Phnom)時,一些部份正進行維修,但因為它是金边的发祥地,所以我還是付了一美元入門票登山丘去了。
塔仔山位於金边市区东北部的諾羅敦大街北端,雖然面積不大,建築物也平平無奇,但還是有一些旅人前來一覽其景觀的。
相传在600多年前,一名叫“邊”的貧窮老婆婆,住在塔仔山下。邊婆婆有一次在洗衣服時,在湄公河邊拾到一尊佛像,就把它帶回家,從此變得富有了。她為了報答佛像,就在公元1373年將佛像供奉在小山上並在此修庙,信徒香客日增,并逐渐发展成繁华的城镇,被命名为“百囊邊”,意为“邊夫人之山”,当地华侨译为“金边”。“金边”的“边”就取自“邊老婆婆”之名,“金”則是當地人認為金色代表好運與和平。
塔仔山高约27公尺,塔顶供有邊夫人之像,终日香火不断,是金边的象征之一。
塔仔山是最初建都的奠基之地。山顶上有塔寺,有大约30米高的佛塔,塔尖直刺苍穹。站在此顶上可以俯瞰金边,山的周围林木繁茂,俨然是一个十分美丽的花园,我在其中一棵大樹上看到了幾百只的蝙蝠。在攀登塔山的道路两旁的扶手上,都装饰着吴哥式的精美石雕。
塔仔山上的寺廟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塔裡埋葬著波尼亞特國王的骨灰。
雖然這不是一座吸引人的華麗廟宇,但是因為它的傳說,它還是成了金邊重要的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