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 杨善
年少时不懂事,有时妈妈煮了不太合胃口的菜肴,我们几个小瓜总是碎碎念的小声抗议。这时,老爹总会笑着说道:『你们啊,真是“乞丐命、皇帝嘴”。』
“乞丐命、皇帝嘴”意思就是说,只是贫贱命的一个人,嘴巴却叼得像皇帝一样,总是嫌东嫌西的挑剔。
离开了温暖的家之后,我才发现即使我吃了许多名厨所烹调出来的美食,但记忆中那一道道妈妈的菜肴味道还是无可取代的。
因为我在家常菜中,吃到了妈妈的爱……。
KAPIT 001 ■ 鹿肉炒姜丝。(加帛圆山酒店餐厅)
KAPIT 002 ■伊班人常吃的青菜,土族称之为Ensabi菜。(加帛圆山酒店餐厅)
KAPIT 003 ■ 加帛圆山酒店与底楼餐厅。
KAPIT 004 ■ 糟菜打巴鱼汤。(加帛圆山酒店餐厅)
KAPIT 005 ■ 拉仔菜炒蛋。(加帛圆山酒店餐厅)
■加帛圆山酒店餐厅
23/9/2010中午,我与星报( STAR)的记者房保德提早结束PANDAW河内邮轮的随团采访行程,在加帛等候房保德一个老朋友来载吃午餐。
这个侃侃而谈,话题有趣的朋友,带了我们来到了<圆山酒店>底楼的餐厅,说它是加帛的老招牌,当年的木山工人常聚在这里吃好料。
当天中午,我们在这间有着风光岁月的老餐厅里,吃着它那好吃的家常菜。
1)鹿肉炒姜丝: 这是该餐厅的招牌菜,是许多食饕来到此餐厅的指定好料。我挟了一块鹿肉放进大嘴巴里咀嚼,发现它除了肉嫩与咸中带小辣之外,更是十分入味。厨师以大葱、辣椒、青葱、姜丝、酱油等佐料炒姜丝。
2)恩沙比菜: 这是伊班人常吃的青菜,土族称之为Ensabi菜。在农民烧芭之后,就撒下恩沙比菜的种子,等候收成。厨师将恩沙比菜炒以江鱼仔及蒜头,菜虽有小苦,但是口感新鲜。
3)糟菜打巴鱼汤: 汤类来说,这是店里的招牌菜汤。糟菜是福州人的传统美食,加入打巴鱼为主食材,再加入蕃茄等副食,并以黄姜片去鱼腥味,所以汤头好喝,鱼肉鲜美,真是一碗好汤。
4)拉仔菜炒蛋,这虽然是一道民间小菜,却是许多人喜欢点的家乡菜。拉仔菜炒蛋的好吃与否,我觉得菜叶之间的香滑度很重要。油多油腻,油少太涩,自有其中小技巧。
■民丹莪路边小店
26/9/2010上午,我与3个诗巫中华文艺社的同好,受邀前往民丹莪半路的《马来西亚师范学院拉让校区》,进行一场历时4小时半的文学讲座会。会后,汤嵋厢老师与几个未来的老师带我们去学院对面的木屋小店吃午餐。
这一顿家常菜甚有妈妈的味道,所以我在吃的同时,也想念起那年少在乡下的岁月与人在民都鲁游玩的老妈。
1)红糟猪肉是我爱吃的一道福州美食。所谓红糟,即是制作红酒之后,剩下来的红糟渣。用以炒三层猪肉或瘦肉,都十分开胃与入味,配饭十分好吃。
2)麦片鸡肉块,乾松香酥之中,可以吃出鸡肉腌制的深入味道。除了麦片之外,还以咖哩叶作佐料,增加一股香味。
3)招牌豆腐当然是这店的招牌之一,炸到金黄色的外貌十分引人垂涎,一块两口搞定。因为是自制的豆腐,所以有一股特别的味道。
4)杂锦是由多种蔬菜一齐下鼎炒出的菜肴。鲜菜中有青、白椰花菜、小玉米、罗卜等,因为蔬菜鲜美,所以口感不错。
5)这道青菜三炒是由蕃茄、油菜与长豆来炒成的。汤老师本是叫厨师煮菜汤,但因为听错煮错了,所以就变成这一道菜食,也算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大嘴巴这一期向大家介绍这两间店的家常菜,虽然菜色简单,但其味道真的是蛮不错的。如果哪一天你去了这两座小镇,不妨去尝一尝喔。
Bintangor1 ■ 红糟猪肉。(民丹莪路边小店)
Bintangor2 ■麦片鸡肉块。 (民丹莪路边小店)
Bintangor3 ■ 招牌豆腐。 (民丹莪路边小店)
Bintangor4 ■ 杂锦是由多种蔬菜一齐下鼎炒出的菜肴。(民丹莪路边小店)
Bintangor5 ■ 青菜三炒是由蕃茄、油菜与长豆炒成的。
Bintangor6 ■《马来西亚师范学院拉让校区》师生与4名讲师合照。 右二为汤嵋厢老师。
Bintangor7 ■ 民丹莪半路的《马来西亚师范学院拉让校区》对面的木屋小店。
1 則留言:
bnrs68cwx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golden goose outlet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