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4日 星期六

CAMBODIA 柬埔寨大吳哥之巴本宮殿

 ANGKOR 1212  ■  大吳哥城內千佛石牆。

 ANGKOR 1213  ■ 大吳哥城內其中一座石牆。

 ANGKOR 1214  ■ 柬埔寨少女。

 ANGKOR 1215  ■  《象台》對面有兩排木檔口,賣著衣服、手工藝品與油畫等。
 BAPHUON 1201   ■ 《巴本宮殿》是烏達亞迪亞華曼二世於11世紀中期所建的國廟。
 BAPHUON 1202   ■ 《巴本宮殿》宏偉如山。

 BAPHUON 1203   ■  《巴本宮殿》。

 BAPHUON 1204   ■   走過這條路,就可抵達《巴本宮殿》。

 BAPHUON 1205   ■  高架石橋通向《巴本宮殿》。

 BAPHUON 1206   ■  《巴本宮殿》是一座5層階梯式建築。

 BAPHUON 1207   ■  《巴本宮殿》有一面大牆可看到臥佛的形態,其由小石塊以凹凸的手法呈獻。
 BAPHUON 1208   ■ 《巴本宮殿》小塔頂。
 LEPER KING 1210   ■ 《癲王台》。
 LEPER KING 1211  ■ 《癲王台》台下有道迴廊,滿牆盡是石刻。
 TERRACE ELEPHANT 1209  ■ 《象台》是國王的迎接外賓的亭台,基座牆上佈滿大象浮雕而成名。

古跡行腳系列12

柬埔寨大吳哥建築群
巴本宮殿  宏偉如山

文/攝影:楊善


吳哥窟之旅,進入了第二天,我內心的激動並沒有因為見了多座的宮殿廟宇而漸漸麻木。反之,我更加的佩服起這個古文明國度的領袖與人民,可以在那麼艱辛的大環境下,沒有吊重機械與運貨車、沒有科技與繪測協助,只靠著老百姓的雙手與智慧,用一塊一塊的大石頭,搭建並雕刻了世界級的奇跡建築。
我在想,我們在科技發達之後,到底是變得更厲害了呢? 還是退化成一種只想靠科技來工作的機械與電腦寄生蟲呢?
萬一有一天,我們回歸到沒有機械的原始時代,在芸芸嬌生慣養的60億人口中,誰還能活得下去呢?那時,可能最發達國家的人將受盡折騰,而那些落後國家的人們,反而能過得更好。

■巴本宮殿
參觀了“高棉的微笑”巴容寺,中午時分,我在大樹下啃著早上打包來的面包。柬埔寨的面包,都吝嗇於放入多些餡料,所以感覺只是在吃純面包,但在省時省錢省功夫的情形下,這是其中一種解決肚餓的方法。
中午時分,艷陽在高空,我走入了吳哥窟的建築始祖--《巴本宮殿》(Baphuon)。
《巴本宮殿》是烏達亞迪亞華曼二世於11世紀中期所建的國廟,它是大吳哥範圍內最重要的建築物之一。
吳哥王城俗稱大吳哥,被譽為“高棉王國權力的象徵”。它是12世紀末,高棉王朝最鼎盛時期,由查耶跋七世擴建的。當時,面積達10平方公里的皇城,住了上百萬人,規模之大,超過了羅馬古城。
因為到訪之前閱讀了相關資料,所以當我進入石門,走上筆直的高架石橋,站在《巴本宮殿》前時,我真的是臣服了。這座以大石塊堆砌而成的宮殿,規模之大,宏偉如山,非常壯觀。
《巴本宮殿》建於11世紀初,是當時柬埔寨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神廟。考古學家估計,塔高有50公尺。它是一座5層階梯式建築,象徵著印度教的須彌山,最外圍的長寬各為425與125公尺。從外圍看,其中有一面大牆可約略看到一個臥佛的形態。臥佛是用小石塊以凹凸的手法呈獻,雖然是半具像,但還是可以看得出來。
《巴本宮殿》的浮雕與城內其他寺廟風格有別,因為它的浮雕花樣是採用小石塊雕成,之後一片片粘上牆壁,非常細膩。此宮的浮雕內容與印度神話相關,另有高棉人的生活面貌,動物、戰士、人獸打鬥與打獵的精彩場面。
經過聯合國出資修整後,曾經損壞的《巴本宮殿》,已經開放供參觀。

■神秘癲王台
我一直很佩服考古與歷史學家,因為有他們追根究底的精神與付出,所以我們才能藉由記載來閱讀到許多精彩的歷史故事。
但我今天參觀的這一座《癲王台》(Leper King Terrace),迄今仍有許多不解的神秘疑點。到底誰是患上癲癇症的國王? 有人說是加亞華曼七世,有人說是神祗的化身,加上被發現的雕像難辨男女,這也成了未解之謎。
由東北角爬上平台,中央有一座裸身雕像,《癲王台》之名就是來自這座痳瘋病國王雕像。
有考古學者根據出土的碑文斷定,痳瘋王的造型象徵死神閻摩(Yama);也有推測說痳瘋王台是貴族的火化台;另有傳說指高棉神話中有一幕寫道:有一人不要跪拜國王,國王憤怒以劍刺他,那人突然噴出毒汁,國王赫然成了壁雕上的造型。
《癲王台》平台長寬25公尺,台下有道迴廊,滿牆盡是石刻,牆上有6、7層的橫列神像,底層由5頭、7頭甚至8頭的蛇神Naga所支撐,十分有看頭。

■國王的迎賓台。象台
吳哥窟之旅,讓我對早年的石雕功夫大為讚嘆,不但精美神似,也因為缺乏雕刻器具而倍增難度。但在這裡的所見,皆像是一場雕刻文明史的展覽。
《象台》是當時國王迎接外賓的亭台,因為基座牆上佈滿大象浮雕而成名。
《象台》是從<巴容寺>北門一直延伸到《癲王台》的平台,長達300公尺。
這兒是吳哥國王挑選大象座騎的所在,也有人說這裡是國王在節慶時觀賞鬥象表演的地方,因而成了名。
周邊的圍牆上,雕刻了許多大象與印度教的神像,許多雕刻迄今仍然十分完整,是人類文明史的珍貴證據。

■柬埔寨少女
在《象台》對面有兩排木檔口,賣著衣服、手工藝品與油畫等。後面還有一排飲食檔,賣著簡單的食物與飲料。
此時有個賣明信片的柬埔寨少女,走來兜售著手中的商品,還有英文與柬文的旅游書。皮膚黝黑的她,有著一張清秀的臉與笑容,口中也說著蠻流利的英語。她說:『我的英語都是從旅客口中學來的。』
這時隔壁桌有一個女性旅客,因為很喜歡這12歲可愛少女的待人態度,就提出了她的獻意,她說:『小妹妹,你很聰明,應該要去念大學,你要用功讀書。從這個月開始,你每個月都給我寫一封英文信,一方面可以練習英文書寫,另一方面我會在收到信之後,給你寄上10美金。如果每年你存了120美金,中學6年後就會存到720美金了,這些錢有助於你進大學了。如果你努力多寫信,我就會多寄錢給你。大學畢業時,我會再飛過來出席你的畢業典禮。』
我聽了這一段話,心裡頭很感動。
我不懂後來那女孩有沒有寫信給那個女性旅客,但我相信,即使是萍水相逢的緣份,也有可能成就一宗如此美事的。